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文化藝術> 東禪寺推廣茶禪文化 弘揚人間佛教

文化藝術

字級

東禪寺推廣茶禪文化 弘揚人間佛教

【人間社 陳本如 馬來西亞報導】 2023-07-01
大馬好人間佛教國際研討會論文發表、茶文化沿革講座、四藝三昧茶席展演及現場手泡茶實際演練,6月25日於佛光山馬來西亞東禪寺隆重舉行。法師、學者、佛學院師生、佛像畫家張鳳鳴、花藝家老師,以及佛光善知識等逾百人熱情參與,以德馨供佛歡喜品茗,分享交流品出的茶中智慧。

佛光山新馬印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闡說「以空為有」,因為沒有,所以珍惜每一個人。稟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理念,包容每一個人的缺點。東禪寺以高規格的六根淨反源饗宴供養大眾,推廣四藝,弘揚人間佛教。

東禪寺副住持滿慧法師表示,這次人間佛教一系列的學術研討會,旨在建立佛教歷史發展的認知,有佛教與人間佛教內涵之異同、佛光山推動人間佛教與近代太虛大師推動的人間佛教有什麼不同、太虛大師和印順法師在人間佛教理念的提倡,做出哪些重要的貢獻。

近代佛教的主流「人間佛教」成為佛教的主流,歸功星雲大師在五大洲,70年來辛勤的推動和耕耘,建構「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未來,佛光人可以進一步研究「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對近代佛教做出的貢獻。這2天學術研討的理論思想,加上四藝三昧講座和茶席實體示範,都是「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的體現。鼓勵大家藉此因緣研讀滿義法師著書《星雲模式的人間佛教》,必定有助於了解近代佛教的發展及特色。

東禪寺監寺有航法師非常感謝陳昱廷博士以茶為媒介,在東禪寺推廣茶禪文化,加強對茶禪的認識,與茶對話,吸引百人踴躍參與。陳博士從講述到親自展示茶道,供養大眾品茶,讓大家看得見,聞得到。從聞茶、賞茶、品茗來體驗茶道,是一種美妙的感覺,有雅集之盛況。

東禪寺佛教學院講師有燈法師分享,從課程唐煎宋點茶的起源和發展,瞭解到唐朝時期,茶葉的煎煮方法開始流行,並逐漸與佛教的禪修相結合。這種煎茶的過程被視為一種修行,茶人通過細膩的動作和專注的心靈狀態,將茶的精髓展現出來。宋代時,茶葉的烹調方式進一步演進,發展出更多種類的茶具和茶葉選擇。這個時期,人們開始注重茶的品質和味道,並且將茶葉與藝術結合在一起。

佛光山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及宗教學所所長蕭麗華,主講「茶文化沿革」講座並分享茶禪清淨六根、深入體察細微的滋味與多層次之變化的殊勝體驗。

四藝三昧書院山長暨茶師博士陳昱廷,論析黃山谷四藝三昧美學在人間佛教之運用,並茶席示範與現場教學。讚歎大馬佛、法、 僧三寶具足,佛光人人才濟濟,更有尊師重道的美德,學習求法之心熱情懇切。他感謝大眾共同營造充滿正能量的茶席淨土氛圍。

「茶禪融入史,講說抉精微;清香洗煩舌,薄醉頓忘機。」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勞悅強分享,茶禪讓眾生暫時抽離煩囂,經由浴手淨心的儀式,聽禪品茗,讓人置身於另一個境界。這對現代人忙碌失向的生活是有效的清涼劑,可以改善身心健康。
12345678910第1 / 61頁
追蹤我們